中国共产党
中国民革
中国民主同盟
中国民主建国会
中国民主促进会
中国工农民主党
中国致公党
九三学社
台湾民盟
首  页
新  闻
功勋档案
纪念活动
网站序言
网站声明
资料来源
网站征文
关于我们
 
 

东 北 抗 日 联 军

[本站12月10日的抗日铁军资料]
历史图片  最新消息  相关报道  相关人物 相关信息   
    一九三一年“九一八”事变到一九三七年“七七”事变期间,东北人民和一部分爱国军队,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和抗日联军。
    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日,党中央发表了《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事件宣言》。二十二日,又作了《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》,号召东北人民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的打击。中共满洲省委根据党中央的批示,随即着手建立抗日游击队。与此同时,一些东北旧部和自发的农民武装,也组织了义勇军救国军、自卫军、山林队等。到一九三三年四月,东北各地抗日武装已达到三十万人以上,成为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核心力量。
    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六日,党中央在给满洲各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信中号召,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,与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斗争。到一九三三年初,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队主要有:巴彦游击队、南满游击队、珠河游击队、汤原游击队、密山游击队、饶河游击队、宁安游击队、海伦游击队等。到一九三五年五、六月间,东北抗日联军建立了六个军。
    根据《八一宣言》的精神,满洲省委于一九三六年一月二十六日在汤原县举行了“东北反日联军军政联席扩大会议”,决定成立“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”,赵尚志为总司令、李华堂为副司令、李兆麟为总政治部主任。二月十日,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了《为建立全东北抗日联军司令部决议草案》,号召统一全东北的反日救国力量,组织抗日联军总司令部,并决定将全东北抗日军队,统一改称“东北抗日联军”(简称“抗联”)。二月二十日发表了《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》,将东北抗日武装“一律改组建制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军,以及抗日联军X X游击队”。第一军,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;第二军,王德泰任军长,魏拯民任政委;第三军,赵尚志任军长,冯仲云任政治部主任;第四军,李延禄任军长,吴平任政委(未到职);第五军,周保中任军长,宋一夫(后叛变)任政治部主任;第六军,夏云杰任军长,李兆麟任政治部主任。到一九三七年初,又相继建立了五个军,第七军,陈荣久任军长;第八军谢文东(后叛变)任军长,李熙山任政委;第十军,汪雅臣任军长;第十一军,祁致中任军长,金正国任政委这样,全军人数最多时达四十万五千人。从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七年两年间,对日伪作战达千次以上。
    抗日战争爆发前后,为迎接全国抗战高潮的到来,根据新形势,东北抗日联军十一个军先后合编为第一、二、三路军。第一路军(第一、二军)总指挥兼政委杨靖宇;第二路军(第四、五、七、八、十军)总指挥兼政委周保中;第三路军(第三、六、九、十一军)总指挥李兆麟,政委冯仲云。从一九三八年起,日军加紧对“抗联”的“清剿”,“抗联”进入最艰难的时期,到一九三九年冬,部队下降到两万五千余人。是年冬和翌年初,第三路军缩编为第三、第六、第九、第十二支队。一九四一年三、四月间,第一、第二路军缩编为第一第二支队。在此前后,“抗联”一部进入苏联境内。一九四二年,在苏联境内的“抗联”各部,统一编为教导旅,又称国际红军特别独立第八十八旅,旅长周保中,副旅长李兆麟,全旅约一千七百人。留在国内的“抗联”组织起十几支小游击队,坚持东北抗日斗争。
[该条信息已被阅读了414人次]
关闭窗口

中华功勋网 © 版权所有
建议使用800*600+IE5.5 浏览以达到最佳效果
网络实名:中华功勋 备案编号:陕ICP备040085号
E—mail:[email protected]